close

本地圍客家圍

 

在撤海令後,博羅一帶客家人隨香港本地圍原居民蜂擁而來,土地權益熱鬧成爭奪對峙釀成封建械鬥,水蕉老圍村算是較典型例子‥‥‥

 

香港的圍村多設在新界,主要分為兩大類:「本地圍」與「客家圍」。「本地圍」是指本地人村落(即圍頭人),而「客家圍」是指客家人村落。明朝時沿海寇患頻繁,居民為求自保,於房屋周圍建矮石牆,用以抗盜,當時粉嶺龍躍頭老圍便是香港最早的圍村。清朝初年,厲行「遷海令」以絕接濟在台灣反清的鄭成功,沿海空虛而淪為寇穴,康熙八年(1669年)復界後,本地人獲准遷回舊地,而在這時期,客家人也開始從大陸山區遷入香港,他們進入原屬圍頭原居民之地定居,圍頭與客家雙方由於語言、風俗不同而互生磨擦,加之土地的分配利益,因而雙方產生土客械鬥,土的一方指圍頭人,而客的一方指客家人。

「本地圍」所居住的是本地人(即圍頭人),每個家庭有獨立的房屋,四周建有高牆環繞。牆基採用大麻石鞏固,而牆身用青磚砌成,四邊的胸牆開有槍孔。圍內建築整齊,有明顯的中軸線,神廳設於末端。門外挖掘護城壕溝,圍門是連環鐵門或木條橫柵門。

乾隆嘉慶期間,客家居民遷居新界日多,多在本地人毗鄰建立新村定居,由於語言風俗不同而互生磨擦,加以土地分配利益,因而雙方產生土客械鬥,遂客家人就仿原居地山區圍龍屋型制,建造「圍屋」,聚族而居,用以械鬥防衛。

「客家圍」形制是主要由多間房屋組成的圍屋群,房屋牆身特厚而窗戶特小,部分橫屋的牆壁組成圍村的牆壁,圍屋四角設有炮樓(又名圍斗或瞭望台)。

 

附註:資料源於網絡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OH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